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长沙80万人次肩扛手提一整年,全城放假4天…你每天经过的湘江一桥原来是这样建成的

[日期:2017-09-03]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 [字体: ]


它承载了长沙几辈人的大桥情节;

它使长沙彻底告别了,

千百年来依靠轮渡过往湘江的历史。


湘江一桥,如今已改名橘子洲大桥,

但很多长沙市民仍习惯*称其为湘江一桥,

它仍然是长沙市民最重要的过江通道。


46年前它是长沙第一座跨湘江大桥,

46年后它是所有长沙人的共同记忆。

我们一起来看看,

湘江一桥的建设故事,

再来看看老长沙、老大桥!


目前为止

全国规模最大的双曲拱桥


祖籍安徽的吴崇实老人196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港口桥梁专业,他在长沙生活工作了23年,而令他毕生难忘的是他1971年参与建设长沙湘江大桥的全过程。



1250米湘江一桥17跨正桥全部采用双曲拱桥,使用预制拱肋的施工方式。图为在五一路上预制好的拱肋。


当年33岁的吴崇实在湘江一桥建设项目做技术员,图为他在现场留影。


以至于回想起当年的建设场景,他仍如数家珍般向记者娓娓道来,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当时他在建设小组中任技术员,属于队伍中的精干力量。


“当时建设一桥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工程师,都是技术员,而且这些技术员都是30岁至35岁的大学毕业生。”



当年五一路从湘江边至五一广场这一段都被用做建设工地,图中还挂着一个灯泡,说明当时是日夜赶工,有时晚上彻夜无眠。


吴老回忆说,湘江一桥于1971年9月开工修建,到1972年国庆便竣工通车,前后用了1年时间,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吸引了业界广泛关注。



17米长一根拱肋通过船被运至河中,然后进行现场吊装拼接。


湘江一桥不仅是长沙市横跨湘江的首座桥梁,还是到目前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双曲拱桥。


在谈到双曲拱桥的选择上,吴老认为这个拱形是非常必要的。


“双曲拱桥的建造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造价低和承受能力强等优点,在当时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桥梁形式。”


“当时我们采用预制拱肋的施工方式,但是不可能一次做这么长的拱啊,只好分三段分别浇筑,再用船运到河中进行吊装。”


吴老说,1250米的大桥17跨正桥全部采用的双曲拱桥,最大宽径76米。


80万人次

肩挑背扛手提建起大桥


提及往事,最让吴老难忘的便是在修建一桥的过程中,全体长沙市民都积极地参与到建设过程中的场景。


工人们正在对拱肋进行吊装。



工人们正在对拱肋进行焊接。吴崇实老人回忆,当时工人们行走在几十公分宽的拱肋上,都不系安全带,说明大家技术都很娴熟。


“当时我们一共三支工程队,每支队伍仅10名技术人员加100名左右施工员,一共才300来人,怎么把这么大的桥建起来?”


“当时一共有80万人次的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大中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说湘江一桥是大家通过肩挑背扛手提的劳动集体修建出来的。”


最让吴老感动的是,当年全体长沙市民都积极参与到建设过程中的场景。


吴崇实老人回忆说,湘江一桥当时的预算是1800万元,主要都是用在购置材料和设备上了,建设用工则主要来自长沙市民的义务投入,每天都有上千市民自发前来帮忙挑土运石子。讲到动情处,吴老声音一度哽咽。


当时为了修建大桥两头的楼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支架。


“当时我们每名技术员身后都跟着一群市民组成的义务施工队,技术员指挥做什么,大家就毫不犹豫地立马投入工作。”


“施工高峰期,我们每天6点就起来施工,一直到第二天2点才睡觉,设计人员也和我们时刻守在工地,大家是凭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在工作。”


起吊机将拱肋吊至船上,然后运送至河中央。


吴老回忆道,大桥从开工那一天开始,便一刻都没耽搁,特别是在冬季时分,因为温度态度预制拱肋的工作无法进行,怎么办?为了赶工期,又保证工程质量,于是大家用干草铺在浇好的拱肋上,并用碳火整夜对拱肋进行烘烤保温,还有年轻人主动彻夜值守。



湘江一桥将作为

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保护


湘江一桥的建成使长沙彻底告别了千百年来依靠轮渡过往湘江的历史,它也因此承载了长沙几辈人的大桥情节。


图为吴崇实老人珍藏的湘江一桥老照片。


吴崇实老人说,湘江一桥建成后,当时长沙市放了四天假。东西南北四个区每个区的市民都安排一天时间到大桥上来参观。



大桥两头的楼梯在全国是首次采用悬挑式楼梯,当时很多人怀疑这种楼梯的安全*,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楼梯仍十分牢固,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图为桥头建好后的悬挑式楼梯。吴崇实老人回忆说,当时很多人不敢走,于是他和技术人员站在楼梯下方,以此证明楼梯是安全的,这才打消大家的顾虑。


长沙市民为长沙终于有了第一座湘江大桥而欢欣鼓舞,场面非常感动,有老人甚至当初落下了喜悦的泪水。



当年这种悬挑式楼梯建成后,吸引了全国很多建筑师过来参观学习。


吴崇实与悬挑式楼梯合影


如今,湘江一桥已岿然屹立于湘江上40多个年头,承担着长沙主要过江通道的职能。离开长沙后的吴老先后回长多次,每次他都要到大桥现场去看看,他有时也有问问相关人员大桥的运营情况。


“这些照片是我们当时建桥时的真实写照,同时记录了长沙的发展历程,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


近日,在长沙规划展示馆,79岁的吴崇实老人特意从安徽赶来,将自己参与建设橘子洲大桥(当时称长沙湘江大桥或湘江一桥)时的19张老照片捐赠出来。


46年过去,湘江一桥依然是长沙的主要过江通道。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