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长沙4座民间古墓出土仿铜陶礼器 为平民墓葬

[日期:2015-10-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继9月15日晚10时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抢救*发掘出一座西汉初期贵族古墓,该处工地随后又发现两座古墓后,国庆长假期间,长沙市考古工作人员在距第一次发掘的贵族古墓东面山头约40米处再次发现4座古墓,但因4座古墓级别不高,发掘出的文物并不太多。

  这4座古墓分别于10月1日、2日为考古工作人员发现,10月3日、4日展开抢救*发掘,昨日因大雨暂告中止。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大可告知,这4座古墓的年代与9月15日晚发掘的贵族古墓年代接近,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的随葬品为仿铜陶礼器,组合为鼎、敦、壶,说明这批墓葬的等级不高,应为平民墓葬。这些墓葬排列有序,方向基本相同,相互之间并没有打破或者叠压,说明在选址时考虑过墓葬的布局。这也印证了此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判断: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在古代为一墓地。该墓地处于小吴门以北的松桂园,经荷花池、留芳岭、麻园岭至伍家岭、九尾冲的著名墓带上。在这一墓带上发现有大量古墓。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正处九尾冲,为这一著名墓带的尾梢。

  本次在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山头新发现的4座平民古墓也印证了民国时期商承祚等文物专家对长沙楚墓的判断,即战国到汉初长沙高规格大墓一般不葬山头而葬于山之“凹钳”处的说法。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