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长沙县力塑绿水青山 “零碳+”释放生态红利

[日期:2015-11-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零碳+”释放生态红利

  长沙县力塑绿水青山,旅游产业成南北城乡共同腾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引擎

  星辰在线11月5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吴颖姝 通讯员 张文超 杨科)近日,长沙县开慧镇。来自多个国家的创客齐聚首届世界创客大会,共同论道互联网+乡村及创新创业的美好未来。今年国庆黄金周,浔龙河小镇麦咭亲子嘉年华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以飘峰、龙头井、湘丰山庄为代表的度假农庄日日爆满,长沙县乡村旅游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接待人数105.12万人次,综合收入1.963亿元。

  作为全国八强县——长沙县五大功能区之一的北部“长沙现代农业区”,占据了全县超半数的县域面积,这片从前由南部的GDP“搀扶前行”的土地,随着县委县政府“南工北农”战略方针向“南城北游”的转型升级,正伴着城乡一体化比翼齐飞的进行曲一路高歌猛进。“每一块土地都有她的灵气,我们应该找到适合其发展的那把钥匙轻松开门,只要打开方式对了,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说。

  理念先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金秋十月,驱车出星沙收费站沿京港澳高速往北而行,秀美的长沙县北部乡村像一幅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开慧、金井、白沙、福临……一个个美丽乡镇就是镶嵌其中的璀璨明珠。很难想象,一个年财政总收入达200余亿元,有3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的中西部第一县,它的北部仍然是一块未被现代工业文明吞噬的绿色璞玉。如今,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北部大公园”正成为城市人梦中的桃花源,更成为怀揣创业激情之人的梦想大舞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正在释放。

  自2008年以来,长沙县以两型为引领,始终秉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功能分区、创建零碳县、绿色考核、三年造绿行动、乡村治理……每一项决策、举措,都为长沙县刷上了“绿色”的发展底色,尤其是近三年来,长沙县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超过3.5%,80%的镇村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镇村,百亩薰衣草基地、蓝莓基地、百里茶廊等现代农业项目遍地开花……今天,“美丽乡村”与工业强县一样,成为长沙县的闪亮名片,也为长沙县发展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服务业,向消费主导、环境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型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资源做好‘加法’,产业做好‘结合’,形成我县独特的旅游新业态,以旅游为桥梁和纽带,真正做到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红在调研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时做出这样的要求。

  慧润模式

  创新创业开启农村发展新篇章

  时间跳回到8月19日,安徽黄山。长沙县慧润板仓捧回了一块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颁发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牌匾。10月20日,来自世界各地参加首届“世界创客大会开慧主题论坛”的创客再次齐聚慧润板仓,“农村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创客空间”成为本届论坛最铿锵的声音。

  昨日,记者探访了慧润国际露营基地,在这里你看不到传统意义上圈地盖房的度假酒店,爱情湖边点缀着顶顶南非帐篷,山坡上是几座原生态澳洲度假小木屋,“零碳经营,因地制宜;创新创业,造福村民。”企业负责人皮青这样概括自己的发展思路。2011年,她选择了长沙县北部乡村旅游作为二次创业的平台,几年来,项目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效果初显。2014年,慧润乡村酒店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创收近1000万元,解决当地50余名村民就业。

  同时,慧润积极探索新模式,与当地农户合作开发民宿、成立蔬果花卉农业合作社,建立“板仓人家”配送培训中心,帮助农民就业,更搭建平台让农民成为有技能的“创客”。“我家闲置的菜地都种上了蔬菜,农产品直供慧润餐厅,南下打工的儿女都回了家,孙子也有人管了,家门口不仅挣的钱不比外面少,还能进慧润上课培训。”开慧镇飘峰村老菜农喻栋良对乡村旅游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今年,在长沙县旅游局的大力扶持下,“慧润模式”正向北部其他乡镇覆盖,慧润白沙的民宿基地已于近期试运营,慧润金井的茶园四季恒温帐篷酒店也正在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帮助农民对接城市和市场,家门口就业创业;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人员回流也解决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白沙镇锡福村60岁的老支书王茂存对未来充满期待。

  差异发展

  乡村旅游成经济转型新引擎

  “长沙次中心的近郊区位优势;海陆空路网系统的交通优势;‘零碳县’、‘国家生态县’的品牌优势;‘美丽乡村’、‘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中西部第一县的经济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优势,这些都是长沙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长沙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旅游产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支柱产业得到了长沙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5年政府投资旅游项目资金增加到2000万元,并启动了2015-2017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五个功能分区”的产业布局定位,也为长沙县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新业态发展定下了基调。这个十一黄金周游客如云的盛景堪称“开门红”,为未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奏响了欢快的前奏。

  从南部“负重前行”到南北、城乡共同腾飞,从工业独撑大局到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服务业支起强劲又一翼,不久的将来,长沙县北部这块绿色璞玉将蝶变成“一镇一品”、定位高端的乡村旅游度假大公园,将被雕琢成一个都市人的度假天堂、筑梦者的激情舞台,北部青山绿水将成为长沙县新的投资创业蓝海,北部好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平台,更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体制转型、结构优化的引擎。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