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中部强县走出资源财政 长沙县创新做大财政蛋糕

[日期:2011-01-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新网长沙1月3日电(记者 刘双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中部排名第一的湖南长沙县3日公布2010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预计(下同)全年完成GDP62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7%;完成财政总收入75亿元,增长43%;完成工业总产值1191.8亿元,增长32.7%。

  75亿财政蛋糕及财政收入43%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用1%的土地创造90%的财政收入”。这是湖南长沙县一改单纯依赖土地矿产等发展经济的资源财政,摸索出的创新型财政收入模式。

 

  记者了解,早在几年前,长沙县就提出政府不搞“土地财政”,土地出让收入不计入财政收入,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财政收入贡献更多的“真金白银”。为节约土地资源,长沙县要求投资项目一律进园区。同时,由长沙经开区统一调度全县7个乡镇工业园区的土地规划和用地,按照产业规划,将土地调配到最有效益的项目上去,入园项目必须是带动力强、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

  在长沙县,地方政府严格按照“南工北农”的方针指导产业布局,把工业发展集中放在南部,对于农民集聚度高的北部则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避免了盲目开发。长沙经开区更是出台铁律:落户长沙经开区的项目,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建筑面积不低于80万平方米,投资强度不低于20亿元,产出不低于40亿元。即使是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长沙现代农业示范区也是铁板一块:只对土地流转面积达一定规模、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现代农庄项目“开绿灯”。

  在长沙县发展中,处处可以看到集约的成效。2010年,作为长沙县传统的优势主导产业,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产业实现产值784.6亿元,增长37.42%。76家亿元企业实现产值923.4亿元,增长34%。日本住友轮胎、美国空气化工、康宝莱等一批战略投资者顺利入驻,广汽菲亚特、众泰江南二期、山河职能叉车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在经济增长同时,长沙县也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实现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2010年全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35.2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5.9%,占全年财政总支出75%左右。完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