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汉牛”两代人

[日期:2010-11-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本报记者 文热心

10月底一天午饭后,本想与郭自成再侃侃“牛经”,他指着两位客人说:“他们从江西吉安来,说那里的牛发病了,要我赶去治治。”记者问:“是你的‘汉牛’?”在旁的两位客人笑得有点尴尬:“不是,我们是从其他地方买的牛种,要是‘汉牛’也就省心了。”“其实我们可以在经营上合作。”接话的是郭自成的女儿郭为波,她现在的身份是长沙县自成养牛合作社理事长,一个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的大学生。两位客人点点头。

“汉牛”是一个肉牛的品种。它的诞生地是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的“自成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自成是“汉牛之父”。

郭自成花了5年时间培育出这个肉牛品种,2008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这种肉牛品种,3个指标起码在湖南无出其右:一是种牛受孕率由过去的2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二是肉牛的出生体重由过去的29.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9.5公斤,这种牛两年之内可以长到1500公斤;三是这种牛完全适应南方潮湿炎热的气候。正因为如此,省畜牧局的领导说,郭自成的成功证明了南方也适应发展肉牛。北京来的专家也吃惊,想不到南方也有这么好的品种改良牛。2005年,国家农业部正式授予郭自成的牛场“科技示范场”的牌匾,这种牌匾在全省只有3家,养牛行当中郭自成为唯一。这标志着他“培育出最好的肉牛品种”理想已经实现。

郭家如今是女承父业。郭为波的理想是把“汉牛”做成品牌。

谈起这个话题,郭为波告诉记者,做成品牌当然是为了经济效益,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郭家。她说,兽医出身的郭自成这一辈子的心愿就是为乡亲们闯出养牛致富之路来,因为丘陵地带的南方有这个自然条件。可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汉牛”品种培育出来了,种牛场建起来了,科技示范场的牌子也挂起来了,肉牛的发展之路却是坎坷的。当地上个世纪90年代大搞养牛,到现在也就发展了50多户,其中上百头的只有20来户。这中间一个根本原因是养殖技术不过关,赚不到钱的农户自然就收场了。郭自成从2005年起采取“农户寄养”的形式带动乡亲们养牛,将繁育出来的牛犊分给困难的乡亲喂养,到长到300来公斤时又收回圈养,按所长的重量付给他们饲养费,对牛的防疫、治疗、配种等一律实行免费。这一招带出了一批“万元户”。但他发现,“农户寄养”还只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无法实现生产社会化,因此便搞起了长沙县肉牛养殖场合作社。

合作社的担子就落在了郭为波肩上。这个合作社以科技为纽带,把郭家掌握的良种牛繁育技术、肉牛饲养技术、成牛销售渠道等资源与社员们共享,结成肉牛产、供、销联合体。

郭为波告诉记者,当时接这副担子主要是体谅父亲太辛劳。每天两个场子800多头种牛得料理,如果风调雨顺还好,要是气候反常牛没草吃,他得想方设法到北方去弄,一天4吨,半年得好几百吨。2008年初发生冰灾,场里储藏的草料不够,而北方的草料又运不过来,郭自成急得团团转,看着牛们瘦得一把骨头,就差没有抱着它们哭。

现在,“汉牛”何日在南方走红成了郭自成的心理焦虑。郭为波深入了解后,发现发展南方肉牛确实是件功德无量的事,也就兴趣盎然了。不过,父女两个有明确分工,郭自成打理示范场的事,女儿专门负责合作社的事。

问起合作社的情况,郭为波说设想很宏大,形成“汉牛”品种繁育、肉牛饲养、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的产业链;对“自成公司”进行资本改造,将其由“家族式”改造成为“社会化”的。但现在只是起步,只做了一件事,即按照现代农业、生态畜牧业的要求,推广“五个一工程”标准化肉牛养殖模式,即户养一群牛、种好一片草、建好一栋栏、新建一个池、建起一个灶。

记者了解到,她的合作社如今不仅跨出了县域,而且业务开展到了外省,如江西、贵州等地。2009年,郭为波被评为长沙市“创业先锋”。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