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星沙路径

[日期:2023-10-29]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长沙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县委乡村振兴工作“123456”发展思路不动摇,深入推进“党建聚合力”创新项目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文旅融合样板区。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县”“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县”,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星沙路径。

  一、长沙县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得益于工业的强劲发展,长沙县连续多年荣获中西部第一县、全国五强县称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到城乡协调发展,是摆在长沙县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从“南工北农 ,工业反哺农业”到“强南富北、民生立县”,再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长沙县始终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县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明确提出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把乡村振兴战略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地方实践。

  (一)党建引领,“规划图”引领“作战图”

  制定“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成立县、镇(街道)、村三级领导机构,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核心抓手,纵深推进“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行动”,同时紧密切合基层实际和工作目标,编制《长沙县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全域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的三年行动方案》《长沙县红色旅游示范带概念性规划》《长沙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一核一圈四区”发展布局,科学铺排一系列项目和举措,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明确责任人等方式进行项目化管理,稳步构建“全域推进做示范,勇争一流当先锋”的推进格局。各镇、村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做到以“规划图”引领“作战图”。

  (二)群众参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

  推进乡村振兴,群众是主力军,全民参与是关键。长沙县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贯穿始终。按照“自愿、自主、自治”原则,各村通过屋场会、户主会议、县内交流、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确保农民全程参与。不搞“被整治”,充分共享土地整治成果,依法依规落实补偿安置,公平合理分享收益,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需求主体、提高主体和保护主体。“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全民齐参与,老板挑重担。”在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们一致拥护,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投工投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全县共计筹资筹劳近5000万元,群众自主腾地近23.6公顷,自发拆除“空心房”、破旧土砖房、杂屋等150多套,村民捐赠苗木、砂石、水泥等折算资金1000余万元,实现家家参与、户户受益,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投入,“和美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坚持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凝聚合力,通过专项债申报、招商引资、向上争资、统筹政策资源等方式,不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力度,加快农文旅基础设施提质增档。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文旅类专项债等统筹投入到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按照“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验收到项目”的要求,落实落地落细建设项目,避免项目铺排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构建“部门联动、项目聚合、集中投入、各记其功”众投共建建设模式,把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农村节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提质、农业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始终牢记“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在“乡村建设”上提水平,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让和美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忘不了乡韵,近年来,长沙县累计投资5.41亿元,全力打造示范精品亮点。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78个、省级美丽乡村6个、美丽宜居村庄318个。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四)产业驱动,从“建设乡村”到“经营乡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搭建乡村产业发展平台、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是摆在乡村案头的首要任务。长沙县像抓村庄建设一样抓村庄运营,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成功实践并复制推广“村集体+骨干文旅企业+全域发展”的融合新模式,汇聚多方力量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促进消费、激活市场。重点把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经营主体一起抓,以产业链思维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一三融合”,农业、农村与休闲、旅游、文化等实现了深度融合,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更带来了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让农村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创业、坐屋里收钱、出入在画中”的幸福生活,迈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车道。金井镇湘丰村靠着农文旅融合,走出“村企共营”新路,村集体入股虎园、茶园,让村民增收致富的路越走越宽,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超150万元。青山铺镇天华村通过引进专业团队运营文旅产业,将红色资源、本地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串珠成链,游客“抱团”而来,打卡求是天华红色之旅“八个一”研学路线,盘活了“红色经济”。据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2023年一季度公布数据,长沙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0元,同比增长4.7%。

  (五)红色引领,“一点红”带动“红一片”

  长沙县是一方红色热土,近代以来涌现了李维汉、徐特立、杨开慧、许光达、田汉、陈树湘、杨立三、陈康白、缪伯英、柳直荀等一大批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精神富矿”。近年来,长沙县投资超4亿元对杨开慧、黄兴、许光达、缪伯英、陈树湘、杨立三等故居进行修缮,建设田汉文化园、百熙文化园、陈康白科教实践基地,让故居、旧址、遗址等“活”起来,把红色资源转化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财富”。深入提炼陈树湘“断肠明志”、徐特立“三个第一”、杨开慧“忠贞不渝”、缪伯英“以身许党”、许光达“主动让衔”、陈康白“科教兴国”及国歌精神的内涵,创作行进式实景演出《田汉与国歌》、儿童剧《巨人计划之信仰》等红色文艺精品,创新推出“一馆一剧”。精心打造“体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感悟共产党人革命情怀”、主题党日等个性化红色精品线路,发挥红色场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探索出“红色旅游+国防教育+话剧影视+露营+文创+非遗”多种模式,逐步形成了“瞻红色,品文化”“赏美景,游乐园”“住民宿,享美食”等特色品牌,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市场带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2023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总人次达1149.7万人次,同比上涨91.8%,旅游总收入124.8亿元,同比上涨96.8%,文旅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六)突出特色,“北斗七星”引领“一村一品”

  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乡土特色,分类确定建设模式,确定春华镇、路口镇、高桥镇、金井镇、开慧镇、福临镇、青山铺镇等七个镇作为长沙县第一批文旅融合重点乡镇。集中全县的优质资源和优惠政策,对标旅游要素、保障品质要求,对现有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和提升,集中精力做好七个镇的项目投入、景点打造、资源引领,凸显星沙特色,创造长沙县“北斗七星”品牌和效应。集中力量加快打造一街(示范集镇)、一路(示范线路)、一片区(美丽宜居集中示范片区)、一机制(建设管护机制)。江背镇大力推进集镇新区周边城乡品质提档,增设特色小镇标识,完善配套设施。黄兴镇打造以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为代表的全域旅游特色经典和精品路线。高桥镇发挥省农科院资源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标杆型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新路径。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开慧镇葛家山村深入挖掘杨柳坡党支部、长沙庙等特色人文资源,聚力打造集红色文旅、茶产业体验观光、新女性文化为一体的示范点;金井镇金井社区将古井与茶禅文化相结合,突出古韵新味,打造宜居宜旅的文旅产业片区;高桥镇金桥村将特色家风家训文化融入村庄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激发乡村文化创造活力;福临镇福临铺社区结合树湘精神,分别打造“游稻里”“义塾馆”“汲志堂”三个节点,实现“游、玩、学”一体发展;青山铺镇洪河村依托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建设,以稻作农耕文化为轴,结合农耕传统时令将整个村落划为忆春耕、观稻浪、归仓廪、说丰年四个主题片区,做好“水稻+”文章,逐渐实现家园变游园、民舍变客舍、农区变景区,形成饮食、住宿、赏田园风光、品农耕文化等为一体的庭院经济产业链。长沙县通过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真正的富口袋到富脑袋。春华镇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金井镇湘丰村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二、长沙县农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长沙县立足于这片“红色热土”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禀赋和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底蕴,打造了具有星沙特色的旅游产业,拉动了县域经济收入增长,但农文旅融合仍然处于加速探索阶段,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是品牌打造不够。长沙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有珠子,缺链子”,资源整合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较浅,融合度不高,产业开发缺乏文化内涵的支撑,缺乏融合创意,乡村发展存在同质化问题,相关衍生品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IP,存在品牌不够响亮、亮点不够多、特色不足的问题。

  二是核心吸引力不够。各景区发展定位不明确、差异化不明显,在生态休闲游产品提供、红色旅游体验方式等方面同质化、单一化现象明显。部分景区只能把游客“引”进来,没有做到让游客“留”得住。产业链条较短,农业、文化、旅游产品转化能力有限,旅游项目品质有待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不健全,缺乏带动游客进行二次游览的吸引力,降低了地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三是专业运营能力不够。长沙县部分村镇缺乏将市场思维带入乡村振兴的意识,经营理念较为滞后,集体经济市场化水平较低,产业融合受限。旅游资源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开发和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还需完善,亟待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开发。

  三、长沙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一)发展方向:体验旅游

  以长沙县的资源禀赋和资源品级,难以在观光型旅游的路子上大有作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也是在消费者体验。走体验型旅游道路,正当其时。体验旅游可以摆脱对资源的重度依赖。通过“体验+农业+工业+…”的模式,打造有互动的旅游,有触感的旅游,有灵魂的旅游,有温度的旅游。通过用心策划,匠心打造,暖心服务,让游客得到超值体验,峰值体验和极致体验。

  (二)目标定位:当标杆作示范

  长沙县农村集体经济,四好农村公路、农村垃圾分类、人居环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把这些工作整合联动起来,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当标标作示范。以“乡村振兴标杆区、文旅融合样板区”目标定位为主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形成“漫天星耀长沙县,全域处处是美景”的大美格局。把长沙县打造成一个核心景区突出、全产业链并进、多要素融合发展的大景区。力争到2025年,农文旅产业成为拉动长沙县经济增长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的龙头产业。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000千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0%。

  (三)板块布局:一核一圈四区

  “一核”:以星沙主城区为发展核心,以“松雅湖生态产城融合区”为重点依托,突出主城区的文旅综合服务功能和文旅消费聚集功能,大力推进“夜间经济”等文旅消费升级,全力打造现代化大都市,助力建设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和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一圈”:即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圈。依托杨开慧纪念馆、田汉故居、陈树湘故居、许光达故居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进“红”“绿”有机融合,主动融入“湘鄂赣”和“长株潭”等旅游联盟,设计独具特色的红色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高地。

  “四区”:全力构建“北部文旅康养休闲区、中部工业旅游示范区、东部临空购物体验区、南部会议会展旅游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北部文旅康养休闲区:依托北部优良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凸显果园田汉戏剧文化IP,深度开发影珠山、天华山、大山冲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重点围绕长沙市万亩花卉示范园、金井茶旅融合产业示范园、开慧板仓国际露营基地、路口隆平稻作公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国生态康养度假样板。中部工业旅游示范区:整合域内工业旅游资源,探索成立工业旅游联盟,大力发展工业观光、创意体验、科普研学等工旅融合产品,升级打造文旅装备制造高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东部临空购物体验区:依托“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和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快“航空+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形成机场配套、航空体验、现代物流、商贸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临空旅游产业集群。南部会议会展旅游区:加快推进建设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浏阳河水上旅游项目,着力推进江背金洲水乡、黄兴龙喜水乡和榔梨水乡古镇建设,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和生态产业于一体的“世界级河湾文化旅游目的地、水岸经济示范带”。依托国际会展、会议中心、松雅生态新城科创中心,加快构建会展旅游产业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重点举措

  1.加强要素保障。加大对农文旅项目的引导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新增财政预算重点支持文旅示范点、示范片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游客中心、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基层农文旅融合一体化建设,打造“五个中心”融合发展系列文旅驿站。加强金融支持,健全文旅投融资机制,积极搭建文旅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加大对文旅企业的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旅产业。加强智力支持,建立文旅人才“智库”,着力培育和引进适应文旅发展的优秀人才。加强用地保障,将文旅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积极探索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的新方式。

  2.打造品牌IP。打响“来星沙·奔赴你的星辰大海”文旅宣传口号,创新设计文旅形象LOGO,打造文旅形象IP,提升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产业链全新理念统领文旅发展,大力实施“文旅+”战略,创新打造以田汉为代表的文化IP,开发田汉戏剧文化产品,引进大型演艺节目在景区景点展演。支持升级打造湘绣等传统手工艺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园区。召开首届长沙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营造良好的文旅项目招商环境,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高端民宿知名品牌,形成民宿品牌聚集效应。推动景点景区提档升级,大力支持开慧故里创建5A级景区,影珠山、天华山等创建4A级景区;积极整合黄花银龙村和长龙杨祠片区、湘丰茶博园和金井虎园等文旅资源,打造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度假示范区。持续推进文旅商品创新创意,提升“星沙有礼”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强化数字赋能。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建成文旅大数据中心,升级产业运行监测云平台和“悦生活·星沙文旅云”平台,开展文旅融合有声云平台建设,推进“慧享游”和“星城供销”网络平台建设,助力农文旅发展。抢抓马栏山的辐射和带动机遇,积极引导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运用VR、人机交互和全息技术等,打造沉浸式景区和沉浸式演艺,构筑科技创意空间,增强游客体验感,激发文旅新活力。实施“互联网+文旅”工程,大胆创新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全新模式,打造长沙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