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长沙失地农民幸福转身 以前开拖拉机现在开帕萨特

[日期:2011-07-07] 来源:  作者: [字体: ]

   芙蓉社区打造芙蓉模式让失地农民幸福转身

 

  昨日,芙蓉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贫困居民送去生活物资。余志雄 摄

  当前,长沙正深入开展“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强调指出,要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紧迫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工作典范”专栏,对推选出的100位群众工作先进个人和100个群众工作先进集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总结推介近年来长沙群众工作新举措、新办法和新成效,推动和指导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密切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

  以前开的是拖拉机,现在开的是帕萨特,芙蓉区东屯渡街道芙蓉社区居民李树恒5年来的变化,总让大伙津津乐道。“虽然没了土地,可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从失地农民到打工者再到市场股东,李树恒连说“想不到”。

  和他一样“想不到”的还有芙蓉社区里诸多失地农民。在完成从农场到城区的“转身”中,社区打造的“产业集约、网格走访、四心服务”群众工作“芙蓉模式”,不仅让失地农民过上按月点钞票的生活,更亲历从农民到新市民的幸福嬗变。

  集约经营,农民按月领“工资”

  走进如今的芙蓉社区,楼房整齐靓丽、道路平坦洁净,随处可见的绿地花草更为社区增添温馨雅致。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东屯渡农场二分场。“刚离开土地那会,大伙的心都落不下来,不知道以后怎么办。”57岁的刘长城至今还记得内心那份忐忑。

  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未来怎么办?帮助解决其生计问题,成为2006年成立的芙蓉社区面临的第一道坎。“走集约化道路,让农民向市场要收益!”看到多数失地农民安置房一楼门面闲置,社区果断决定对其实行“打包出租”,同时引入专业市场,全面盘活资源。

  让刚洗脚上岸的农民接受这一新观念谈何容易,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宣讲政策,“白加黑”上门释疑解惑。当大多数人签下出租协议后,47岁的李树恒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社区组织下,他联同几名失地农民紧锣密鼓引进商户,一个红火的水果市场逐渐显现,不仅居民们每月稳收数千元租金,当上市场股东的李树恒每年更享受到不菲分红。

  “你看我家,电视、电脑、高档家具现在一样不缺。”站在自家客厅,刘长城觉得倍有面子。水果市场的引进带来大批就业岗位,失地农民也过上按月领工资的生活。“每月我能收到2600元门面租金,在市场当保管员还能领1200元工资。”刘长城说,如今的日子用滋润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四心服务,新市民感受幸福

  不再为生计发愁的失地农民,如何再提升其“幸福指数”?流动人口大量入住社区,怎样引导他们成为文明新市民?辖内居民主要由这两类人组成的芙蓉社区,面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考题”,以“热心、恒心、耐心、贴心”四心服务来作答。

  为此,社区将管辖范围划为5处“网格”,社区工作人员、巡防队员等组成5支“网管队”,每周一次走楼串户,热心了解居民需求、耐心帮解群众困难。富家花园内泥泞小道阻碍出行、社区缺少健身器材等问题,就是在一次次走访中获得解决。“进了群众的门,搭上群众的话,社区干部也真正成了群众圈子里的人。”社区书记师政说。

  “新生活文化套餐”送上门,失地农民贴心享受劳动技能培训,学习如何处理都市新型人际关系;“新市民沙龙”月月举办,民俗文化节、楼栋竞技会让文明友爱潜入心灵;“新家园议事厅”定期开讲,居民参政议政有处发声……诸如此类的服务,让失地农民、流动人口找寻到自己在城市中的新定位,“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当然要为社区多干事!”现在78岁的沈佑华每天一早就在社区义务巡逻,这个曾为离开田地而不知所措的老农,如今在“公益责任田”里干得不亦乐乎。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