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浔龙河模式:能否破解城乡二元困局

[日期:2012-08-08] 来源:  作者: [字体: ]

浔龙河生态小镇效果图。

清华博士生专程来到浔龙河实地考察。均为余志雄摄

  记者 颜新武 刘军

  7月29日,清华大学博士生实践服务团的7名成员来到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他们在这里进行一周的调研。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是双河村正在进行的一个叫“浔龙河生态小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这个总投资12个亿的项目,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以至于吸引到中国最高学府最高学历的一个团队,将其当成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改革样本来进行集中调研?

  一个现实主义者的理想

  社会资本主导建设城乡一体化项目

  果园镇双河村,也就是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的“根据地”,位于长沙县东北部。在外人看来,这确实是个风景秀美的小村,小村依山抱水,浔龙河、金井河、麻林河、哑河四水环绕,一片丘陵绵延其间;但在当地人看来,风景不能当饭吃,“七山两水一分地”的地形特点,以及偏处一隅、交通不畅的现状,几乎就是闭塞落后、致富无门的代名词。小村1500多人口,耕地、林地、宅基地包括水塘,土地总面积才11584亩。

  40年前,柳中辉就出生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1999年,他走出山村寻求生存发展之道。10年后,这个昔日的农村伢子,凭着吃苦耐劳的秉*,以及敢想能干的精神,经过在深圳香港等地的一番摸爬滚打,已成为一家叫圣力集团的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资产达数亿元。这时,在香港的写字楼上,柳中辉接到了来自家乡的一封信,信里说了两件事:一是父亲病危;二是家乡父老有一个强烈愿望——希望“辉伢子”能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好不容易走出村,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得也还可以,没想到10年后又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干事业。”谈到回双河村做“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柳中辉说。

  2009年,柳中辉的父亲过世,母亲不愿意在城里居住,他想在老家建一栋别墅,给年迈的母亲居住。柳中辉利用在村里的时间走访调查了一番,发现这个村的情况很不乐观:村里除了有点本事走出去的人,80%的人家存款不到5万元。这对一个长沙近郊的村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由于种田种地无法改变他们的境况,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田地无人耕种,村里多是老人、小孩。作为这个村走出去的人,柳中辉内心触动很大。在和村民们聊天时,村民们再次集中表达了一个愿望,都希望他能回村里当书记。村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柳中辉这样的“能人”能带领他们致富。

  其时,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更加强调民生和“以人为本”,强调在城乡一体化思路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在此基础上再突出解决“三农”问题。长沙市也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而长沙县则提出“农民集中居住、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发展、公共服务集中配套、环境集中保护”六个集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柳中辉敏锐地觉察到:未来农村会有很大的发展,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而已经完工的长沙县南北主干道黄兴大道北延线纵贯双河村全境,规划拟建的长沙四环线穿境而过,大大缓解双河村的交通瓶颈。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由自己的企业主体建设,借助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推动,将双河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农业休闲旅游和生态小镇建设三大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农村,既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又符合政策的鼓励和要求。当然,自己的企业也能实现转型。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长沙县已经有金井、开慧、   梨三个试点乡镇,但都是由政府主导投资,由社会资本主导建设新农村在长沙乃至湖南都绝无仅有。柳中辉和村民商议后,将初步设想形成方案上报,申请成为试点,很快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湖南省首个市场资本投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项目——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就此诞生。

  土地集中流转

  让每一寸土地都长“稻谷”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只能满足农民的温饱需求,而很难使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浔龙河生态小镇”的基本发展模式是:农民将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出让、流转或置换,以土地资源支持项目建设,并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致富增收。

  这个设想最初提出来的时候,遭到了一些村民的反对。

  “我父亲开始是坚决反对这个项目的。”村民史润东说。史润东的父亲精通政策和法律。他见过听说过很多地方借项目圈地,农民“被上楼”后,无地可耕,无事可做,一开始对这个项目充满怀疑。他对村民们说:“这一定是来圈地的,到时耕地没有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种什么,吃什么?”

  柳中辉理解村民的担忧。他挨家挨户上门,耐心地向这些有不同意见的村民解释:项目建设之前,将对土地进行产权界定,通过成立浔龙河土地合作社对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按照每年每亩耕地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200斤谷的价格,参照国家当年的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进行支付,这也就意味着所流转的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稻谷”。村民获得流转收入后可以直接购买粮食解决吃饭问题。同时,在集中安置区旁专门规划预留50亩耕地作为菜园,每户农民可以分得一分以上的地种植蔬菜,解决吃菜的问题。项目产生的收益由政府、企业、村集体分成,项目还会预留部分建设用地给村集体经营,产生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这样,村民的土地不但能产生最大的效益,还能持续升值,村民无后顾之忧。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父亲由坚决反对变成了坚决支持。”村民史润东说,“他说,柳中辉没有玩农民。”2010年9月19日,双河村组织召开了申请城乡一体化试点村民公投大会,全村村民支持率达到97.2%。

  “以后的村民集中居住地选址、土地合作社成立都采取这种村民民主公投的方式,重大事项都由村民集体投票表决。作为社会资本投资,群众不支持将寸步难行。”柳中辉说。

  虽然是村企合一,但柳中辉作为投资方只担任村第一书记和浔龙河生态小镇协调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明晰责权利的关系。

  史润东家有3亩5分地,原来自己耕种,一亩地一年赚不到300元。自己不想种,又不能抛荒,他干脆给别人种,一分钱不收。现在,他的土地流转后,每亩可得600斤稻谷,合计900元。“流转三年了,他们每年都给我3000多元流转费。以后还有山地、林地流转费。”

  “双河村11584亩土地,光土地流转费我们每年就要付出200多万元,而村民人均每年可获得收入1433元。”柳中辉说。

  农民集中居住

  以宅基地换新房

  尽管天气炎热,谭云浩却时不时走到他的两层楼四合院外面,看看他养的鸡和他的菜地。“我这栋房子建了二十多年了,要拆掉到规划的地方集中居住,还真舍不得。”谭云浩说。

  双河村502户人家,分散居住在村里的各个地方。按照浔龙河生态小镇的规划,村民的住房要全部拆迁,在村域内划出一个区域,作为集中安置区,农民可以以宅基地的永久使用权置换新房,拆迁补偿标准则按长沙市拆迁安置103号令实施。新房分配的标准是:1-3人户按21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基准分配,每增加1人增加70平方米建筑面积。农民可以自主选择,用拆迁补偿款购置新房。同时,集中安置区将建设农民广场、公园、公交车站等配套设施,实现水、电、路、气、网的全方位配套,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将大大提升。

  谭云浩算了一笔账:他家有四口人,可获得50万元左右的拆迁补偿。如果按照现在的安置方式,“旧房换新房后,还可以拥有门面,并在装修后有部分存款,这挺划算的。”谭云浩说。尽管有点恋旧,他现在却在憧憬着拆迁住新房子了。

  “农民集中拆迁安置后,不但可以节约出四百亩耕地,通过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建设,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将大大改善。”柳中辉说。目前,集中安置区134亩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产业集中发展

  让农民持续增收

  上百亩土地上,豆角、茄子、辣椒等绿色蔬菜生机盎然,田地间点缀着一个个古朴的凉亭,几个农民在田间劳作着。

  “你看,这是我们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在双河村浔龙岛,柳中辉指着这片土地说,“这些蔬菜都不施农药化肥的,绝对绿色有机。你也可以在这里租一块地,体验农业的快乐。”

  按照项目规划,浔龙河生态小镇将打造特色第一产业,主要突出蔬菜、水果、艺术园林三大产业。大力开发第二产业,即农产品加工业,对项目区内的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形成浔龙河特色农产品,整合其他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项目,建立浔龙河名、优、特、精的农产品销售平台。着重发展第三产业,结合项目区内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重点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生态养生产业、农耕文化产业。这些生态产业,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增加农民就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立足于打造中南地区最大规模、最具特色的4A级农村休闲旅游胜地,片区内旅游产业包括:依托浔龙岛打造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乡村酷贝拉、生态酒店、生态餐厅、农耕文化长廊、山水游乐园;围绕华佗庙人文资源打造养生文化为特色、中医药文化为载体的养生产业;围绕田汉文化打造文化产业。与三大产业紧密联系的小城镇建设、乡村旅游地产将成为供血整个浔龙河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建成浔龙岛农业体验基地、大塘冲高档接待会所以及宋水线精品苗木基地、大塘冲珍稀苗木基地和700亩绿色蔬菜基地。

  深度观察

  “浔龙河模式”能走多远

  “我们希望借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将双河村打造成一个村民富裕、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的新农村,成为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典范和新农村改革的样板,为破解城乡二元格局提供一个样本。”柳中辉信心满满地说,“甚至可以说,城里人能享受的我们也能享受,城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比如青山绿水、洁净的空气等等。”

  对于这种“企业主体建设、政府主导推动、百姓积极参与”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今年5月的《湖南农村》发表专题介绍,称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对于其在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流转、基层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作了详细的介绍。省、市、县各级政府也从政策上对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项目已经获批为省“三个一”重点工程、省两型创建新农村创建项目、省“十二五规划”三十个重点工程之一,同时也是长沙市重点工程和长沙县重点工程。

  但是,并非没有不同的声音。有人提出,该项目周期长、难度大,具有复杂*、长期*,由社会资本进行的投资行为,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或者产业发展不顺利,那么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和后续增收、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都将成为问题,生态小镇的建设也有可能陷入“半拉子工程”的尴尬。

  “我们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了确保项目的资金投入,我们将建设项目有机分类,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异地置换的土地收益返还,解决农民拆迁安置资金;通过整合政府涉农项目解决水、电、路、气、网等公共配套和项目区内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通过企业自筹资金和银行“城乡合”新农村建设贷款项目,解决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产业发展所需资金,这样就能形成稳妥的投资渠道。同时,通过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并以现代农业和自然风光为依托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形成人气后再进行小城镇建设开发和养生地产、旅游地产的开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就会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市场回报,确保了项目持久发展的动力。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还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完成。

  项目分为三个建设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年4月到2013年8月,将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区、花木果木基地建设等项目,并启动相应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安置工作。第二阶段从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和乡村休闲旅游区全面建成。第三阶段为2014年以后,根据形势,适时启动小城镇开发、养生及乡村地产开发项目。我们相信,只要能准确把握、正确处理好老百姓、政府和企业,民生、产业和建设,资金、人才和市场三个‘三者关系’,集中政府、企业、农村、市场等多种资源要素,就一定能够实现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的目标,为中国农村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柳中辉自信地说。

  对于浔龙河模式,来自清华的博士团队前期调研认为,它与以往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推动、乡镇企业带动的模式的区别在于:浔龙河模式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有关政府部门监督推动下,由私营企业主导开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投资农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尝试。

  所有伟大的改革,皆起步于探索和尝试。浔龙河模式这个课题,已经破题和起步,整个双河村,眼下都在按规划蓝图一天天发生变化。再过两年,如果长沙近郊真的出现一个像普罗旺斯一般美轮美奂的农业生态小镇,你还真的不必惊诧!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