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浏阳等下雨降水

[日期:2013-08-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苦等了一天,说好的雨还是没来。8月14日晚,永安镇西湖潭村石家组的胡宪标高兴了一晚上:当晚的天气预报称,8月15日浏阳有雨。

8月15日一早醒来,天就阴着,云层看着挺厚,胡宪标赶紧到田里等着截水灌田,可是临近中午,日头竟然把云给破开了,他悻悻地砍了几棵田边枯死的小树,带了回家当柴烧。

“从六月底开始到现在已经40多天没下雨了。7月中旬别的地方下了,我们没下;8月2日别的地方下了,我们也没下;以为今天会下,没想到还是没下。”昨天,直到下午5点,村主任潘立还在等雨。

等雨等了足足20天

离胡宪标的地不过十来米远,是一个山塘,附近的几十亩地都靠它灌溉。可是如今,山塘的水几乎已经蒸干,大片大片地龟裂,随便一扯,就能掰出一大块干得发硬的泥。

地已经裂开了,裂口插进一个手掌绰绰有余。“7月10日插的秧,7月20日开始就再没进过水。”胡宪标说。

“从7月20日开始,我们村天天等着下雨。”村支书胡桂林说,那个时候村里的双抢差不多都结束了,正是要水灌田的时候,靠近捞*河的田可以抽水,靠近渠道的还能放点水。

“但是再远的地方,不下雨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胡桂林说。

每天要看四次天气预报

等雨,开始渗透到全村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蒋明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过天气预报,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的天气预报他都要看,“中午看了晚上还要看,一天至少看四次,就希望看到的不是晴天,而是雨天。”

胡桂林就不需要看电视了,每天省气象台、市气象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会轮番把天气预报和抗旱指导发到他的手机上。

“有时候不想打开,天天都是晴天,看得心烦。”胡桂林说,但每次铃声响起还是会条件反*般地抢在第一时间看,“没准信息就会显示明天是雨天了。”

永安镇水务站干事宋永则格外关心沿海的台风。每次有台风的预报,水管所就召集各村的负责人开会。

“如果有消息显示台风临近了,就要求他们派人提前到各个渠道口,山塘守着,关闸蓄水。”宋永说,可惜7月上旬的台风“苏力”和7月下旬的台风“西马仑”都让他们扑了空。

边等雨边挖山塘挖水井

空等也不是办法,村子已经开始了自救。遥上组的一个低洼田里有地下水涌出,平常无法耕种,这个时候却成了稀缺的水源。

两天前,组上雇来了挖机把田挖深,形成了一个蓄水的山塘——大家想着,雨来了蓄得会更多些。昨天上午十点,挖机掘出的稀泥已经在田埂上堆成了一座小丘,田里蓄上了十来公分的水。

田地的一角开出了一条深沟,铺了水泥管,把附近的水源统一引到田里。许多村民帮忙在山上砍竹子,堆在水泥管旁边,增大引水的空隙。

附近的坪头村则已经打了20多口井,400多亩地得到了有效灌溉。

“各个村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太辛苦了。现在真是求雨,多一些有效降雨大伙也不至于这么累。”宋永说。

晚上7时30分,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结束——8月16日,有阵雨或雷阵雨。胡宪标走出房门,有阵阵凉风袭来,他抬头望了好一阵天,想着:明天雨应该真的会来。

人工增雨
没有“那朵云”,又是空等一天

浏阳网8月16日(记者 胡敏 李丹 实习生 叶小玲)“那朵云飘过来了,云层厚了,但是还没达到条件。”昨日上午,在普迹镇大桥边,市气象局副局长何升福不停地抬头望天,等待乌云飘过。上午10点半,乌云好似就要压了过来,何升福吩咐工作人员立即摆好设备,准备点火。

但事与愿违,气象指挥中心传来的信息显示,还没达到发*条件。人工增雨的计划只好再次延迟,“等到午后再说吧。”

时间到了中午1点,太阳出来了,更没看到足够的云层,这让何升福很是失望。从7月底以来,他带队到普迹镇这个人工增雨点,全天候值守,就为等待天空飘过的那些云。但自8月3日成功实施过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之外,这段时间以来,再也没有形成足够的气象条件。

而受台风“尤特”影响,湖南大部分地区开始降温,但原本让市民十分期待的雨滴,并没有降下,这让何升福这些追着云跑的人十分焦急。

实际上,同样焦急的还有其他9个人工增雨点的工作人员。据记者了解,为了抓住人工增雨的有利时机,浏阳保持待命状态的人工增雨点,已由此前的4个增加到10个。

“8月14日,临时购进了装备。在当晚23点分为10个小组,分别去往张坊、小河、龙伏、淳口、沙市、镇头、普迹、洞阳、永安、官渡等乡镇,等待适合增雨的云层到来。”市气象专家李春梅介绍。记者在普迹镇的人工增雨点看到,人工增雨作业车就停在普迹镇大桥旁,四周视野十分开阔,炮*发*可达到数千米之高。

然而,“等云”的过程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云层的厚度、云层中的含水量、周边的对流运动、风速等等,都影响着是否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李春梅介绍,尽管10个点上的工作人员和机器设备均已准备到位,但因为没有适合作业的云层,昨日又是空等一天。

天气播报
高温天气缓解,未来一周多阵雨

预计未来一周高温天气明显缓解,多阵*降水。其中,8月16日—18日,受减弱后的热带风暴“尤特”外围影响,有阵雨或雷阵雨;8月19—22日,副高盘踞在江淮一带,浏阳受其南东风波扰动影响,有分散*阵雨。气象部门将抢抓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具体预报如下:16日,阴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27~34℃;17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27~34℃;18日,多云间阴,28~35℃;19日,多云;20日,多云,局地有分散*阵雨。

抗旱动态
雨没来,山泉救急

浏阳网8月16日(记者 肖雪)昨天,大围山镇楚东村,罗一康清早起床后抬头望了望天空。比起前些日子一大早就耀眼的阳光,他看到了厚厚的云层。“今天终于要等到雨了!”尽管8月14日晚上,大围山镇下了一点小雨,但在罗一康看来,那“连灰尘都没打湿的雨”,完全解不了家中百亩果树的渴。
树上的梨子干了2003年开始种果树的罗一康,遇到了10年来第一次“大渴”。“2006年的时候也闹过一次旱,但没这么严重。”罗一康说,今年持续的无雨高温天气,让果园里的山塘完全干涸了。

在罗一康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的果园里,此时正是黄金梨和脆蜜桃的收获期,树上挂着的果实看上去并无二致。罗一康提示,“你摸一下试试,跟皮球一样。”用手轻轻一捏树上的桃子,才发现,表面饱满的果实,一捏上去却像漏了气的皮球,里面因为水分的已经蒸发空了。

而梨树上的梨子外面包了防虫袋,罗一康随手摘下一个,打开给记者看,原本金黄的梨子上面,是成片的焦黑,摸上去手感软得像被蒸熟了一样。“这是高温暴晒,糖分蒸发在表面,烤成了黑色。”随后他又摘了几个,都是同样的情况。

但是让罗一康担心的,不仅是果实受损,更是果树太渴,或伤或死。“已经死了三十多棵梨树了,都是第六年盛果期的树,一棵能结五六十斤果子。”

罗一康解释,果树的生长规律是,叶子落了过段时间就开花,然后结果。原本应该是十月底才落叶,然后来年春天开花,现在这样下去,这些树十月就会开花,来年将结不出果实。一场大旱的影响将持续两年,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大围山镇2.4万亩果树中,已经有8000多亩出现了旱情。果农们在想尽一切办法后,唯一的希望就是下雨。然而苦等一天后,雨没有下来。

山泉救了80亩稻田同样在等一场雨的还有都佳村的村民们。据村支书彭文根介绍,村上有800亩水稻受旱,村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大溪河,数台水泵在大溪河中日夜抽水进行灌溉。然而,依然不够。

“现在正是抽穗的时候,缺水就会影响收成。”在苦等一天无雨后,村民们想起了一个久未问津的水源——在村中的上半岭,有山泉长年不断,在上世纪70年代,村民就曾修水圳用于灌溉,但是近年来由于村上只种一季稻,一般靠自然雨水就能满足灌溉需求,因此这股山泉逐渐被人遗忘。

上山,拨开杂草丛,村民们再次找到了上半岭山泉的泉眼——在全市许多河流出现断流的情况下,这股泉水却依旧不断流出。

“这个岭上都是生态林,平时也没人去碰,没想到养出了这么好的一股清泉。”村民们马上扛起锄头,将废弃的水圳重新除草清淤,泉水迅速滋养了都佳村坑子口的80多亩田。

据大围山镇人大副主席宋新丰介绍,全镇有不少村都开始一边等雨,一边靠向山借水来救急。“好在大围山镇山水资源比较丰富,村民才有水可借。”宋新丰说,镇上正忙着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让这些山水资源更好的利用起来。

同时,在宋新丰看来,山水资源是保障大围山镇用水的一道屏障,不能过度开发、依赖。“最终还是要等下雨,这样山水才能活起来,而不至于被抽干。”当天下午3点多,记者离开大围山镇时,仍旧没有下雨,这里的人们只能继续等待。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