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长沙县GDP增速位列全国十强第一

[日期:2015-08-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对比分析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十强的相关数据,长沙县在城乡居民收入比、GDP增速等多项指标上遥遥领先,领跑十强。资料图片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8月24日讯(记者 陈登辉)1995年到2014年,长沙县国民生产总值从133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翻了8倍有余;财政总收入从2.7亿元到207亿元,增长了约75倍。而在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排名中,长沙县继去年成功跻身全国十强位列第九后,今年再进一位,位列全国第八,蝉联中西部第一。

  通过收集各县市2014年统计公报或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对比分析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十强相关数据,长沙县在城乡居民收入比、GDP增速等多项指标上遥遥领先,领跑十强。

  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

  经济发展是为了不断解放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是全面小康的必要前提。而小康不小康,关键则是看老乡。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长沙县不仅是工业强县,同样也是农业大县。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农民致富农民,长沙县的各级党委政府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走进长沙县黄花镇集镇,你会发现这里的商业街有简欧风格的房屋、统一的门店招牌;在空港新城空港新天地项目里,本土的和通超市将建起长沙县最大的6000平方米乡镇社区商业综合体。

  而其他各个乡镇也各有所长:金井、开慧、青山铺等边界镇发展成商贸旅游集散地,干杉、江背等镇依托大众汽车项目发展配套产业区,果园镇建设田汉文化名镇,路口镇打造商贸中心、温泉小镇。据统计,2014年全县共铺排城乡一体化项目238个,其中新建项目137个、续建项目72个、筹备项目29个。道路、供水、供气、供电、公交等网络将覆盖全县域,优美村镇处处可见,住在农村也可享有城市生活。

  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着长沙县“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许多原本出门打工的村民,如今纷纷留乡创业。据统计,去年全县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163家,入社农户近万人,注册资本近10亿元。

  土地、资金、人才等各项生产要素在长沙县五大功能分区的“一盘棋”下,不断流向农村地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使得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对比本次百强县前十名,长沙县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最小,仅为1.47。其中,长沙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5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72元。

  在经济发展质量上,长沙县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同样不俗。数据显示,长沙县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9%,在十强县市中遥遥领先,充分反映了长沙县正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着力推动县域科技进步。

  目前,长沙县已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连续8年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14年全县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6%,长沙经开区还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称号。

  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快

  全球经济危机过后,我国经济随之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增长进入“换档期”。想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而GDP正是“硬道理”中的一项“硬指标”。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对于这个目标,长沙县在2014年几乎就实现了。据统计,2014年长沙县GDP达到1100亿元,是2010年的1.75倍,离翻一番的目标1260亿元只有160亿元的差距,而11%的增速,更是在全国百强县的十强之中排名第一,成为跑得最快的十强县。

  在“长沙县速度”之中,还蕴含着强劲的转型升级之势。从长沙县的三次产业来看,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各产业的占比正不断优化。据了解,去年全县服务业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尽管第二产业仍是拉动GDP的主力,占比达73%,但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GDP占比为22%,贡献率达到24.8%,接近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2.5%。

  转型升级的不只是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同样在改进。

  率先在全国开展“零碳”县发展模式试点、淘汰一千余辆黄标车、帮助一批企业降低能耗、加强农村地区生态治理……长沙县1100亿元GDP的背后,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

  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强行拉高GDP无异于饮鸩止渴。早在2008年,长沙县便提出“分类考核,统筹发展”的战略,率先取消GDP考核指标,仅以1%的土地创造财富,99%的土地用来保护生态环境。

  这种不唯GDP的发展方式,却并没有输掉GDP。5年过去,笑揽国家级生态县等绿色金字招牌的同时,长沙县GDP仍在高速增长。

  活力

  固投增长率跻身十强三甲

  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经济的转型升级;没有项目建设,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城市功能的提升就没有载体;没有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也推不动;没有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则是一纸空谈。

  “这几年长沙县在项目建设上成效显著,打了头阵。”今年年初,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长沙县调研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而项目建设在统计数据上最直观的表现,恰恰就是固投。

  经过对比,在全国百强县的十强之中,长沙县2014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增长率,分别排在第5和第3,体现了长沙县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抓项目、促投资的强大合力,固定资产投资在高基数上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随着上海大众项目的落户,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也顺势而来,近40家配套企业有意在长建厂。其中,国内最大的底盘零部件集成供应商上海汇众正式签约落户星沙产业基地,中国通号、三菱发动机等重大项目也已先后落户星沙。同时,已经入驻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广汽三菱、众泰汽车等龙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长沙县经济增长新亮点。

  据统计,2014年长沙县共实施政府投资项目245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6.3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项目144个,年度计划投资35.3亿元,融资、招商引资项目101个,年度计划投资31亿元。

  数据

  根据各县市2014年统计公报或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对比分析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十强,长沙县相关评价指标排名情况:请见PDF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