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变形金刚系列带给了我们什么?回顾九大关键词

[日期:2011-07-3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如果说,此前几年,数百万铁杆变迷(钢丝)宣称的“中国就是美国之外变形金刚最受欢迎的地方”还有些值得怀疑的话,那么,在这个夏天迟到22天才登陆中国内地的《变形金刚3》已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验证了这一论调的无比正确:午夜点映1200万元,单日入账破亿,首周狂收近4亿,一个个新的票房纪录的诞生表明了“变形金刚”在中国无可匹敌的“人缘”。

精品推荐

  • 新旧还珠经典镜头PK新旧还珠经典镜头PK
  • 美女星当众解比基尼美女星当众解比基尼
  • 【爆料】戴思聪女儿编回忆录:揭林峰泡妞史
  • 【现场】芙蓉姐姐惊艳亮相 满地打滚显本色
  • 【争议】新《西游》热播 孙悟空酷似伏地魔
  • 【八卦】董洁携子拍戏与老公潘粤明成“仇”
  • 【高清】lady gaga*感开唱 隐约可见丁字裤

  1975-1985年出生的一代中国人,对于变形金刚的感情甚至不是“变形金刚”的创造者日本人和美国人所能完全理解的--在八十年代,当日本孩童在观赏《变形金刚》动画片的时候,他们早已领略过了高达系列和《超时空要塞》的精彩;当美国学生在摆弄变形金刚玩具的时候,他们也早就体验过了特种部队(G.I.JOE)和星球大战玩具的魅力。一句话,变形金刚仅仅是他们孩提时代的一抹亮色罢了。

  而对于当时的中国孩子来说,变形金刚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它是考100分的最强大动力,它是最奢侈的生日礼物,它是父母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工资;对于更多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来说,它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没有变形金刚玩具的童年,看变形金刚动画片,买变形金刚贴纸洋画,画变形金刚人物,成了那个年代最美好的回忆。

  套用《变形金刚3》预告片开场的一句台词“我们六十年代所做的一代都是冲着它(原话中指坠毁在月球的汽车人飞船方舟号)去的”,今天,仍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对《变3》所表现出的兴奋也是冲着它(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去的”。下面,我们基于上述的情感诉求作为观察点,一起回顾《变形金刚》三部曲五年来带给中国的狂热与激辩。

  变形金刚系列带给了我们什么

关键词一:国产片保护月

  2007年的4月,一股焦燥不安的情绪在广大变迷和影迷中弥漫开来。眼见着离《变形金刚》首部真人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时间(7月4日,后提至7月2日)越来越近,在《蜘蛛侠3》、《忍者神龟》、《加勒比海盗3》陆续公布了国内上映时间,而传言《哈利·波特5》已经锁定7月中旬的情况下,《变1》中国公映时间迟迟不见答案,使得这种焦虑愈发的突显。

  5月11日,靴子终于落到了楼板上,《变1》定于7月11日上映,同时宣布的还有《哈5》公映的消息--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哈5》被挪到一个月之后的8月10号上映。虽然最终的结果多少让人有点失望,但也还算一个不坏的结局--7月11日上映也只不过比北美晚了九天而已。但未能同步的理由,却让很多人记住了一个久违的词汇--国产片保护月。按当时官方的说法,由于2007年7月1日系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日子,届时将举办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将2007年6月20日至7月10日划定为了国产片保护月,而让《变1》在保护月结束后的第二天便能上映,已经是相当照顾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国产保护月与《变形金刚》似乎总是有很缘份。就在《变1》上映后仅仅10天之后,屡破纪录的票房成绩不得不使有关方面再次对国产片施以援手—从7月20日起,再设国产保护月,加大对国产影片的支持力度,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直接拖累了同期在北美暑期档口碑都不错的《虎胆龙威4》、《谍影重重3》的引进,这两部影片直到当年的11月才双双公映,两片的票房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四年之后,2011年的6月,国产保护月再次驾临,只是这一次,不再有公开的提法,但对《变3》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引进比北美地区晚了22天。

  从目前《变3》首映周狂破内地影史纪录的夸张情势来看,2011年6月推行的不挂名的国产片保护月,从某种程度而论,客观上为《变3》的票房井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过去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乏善可陈的六月内地影市让人们的暑期档诉求积蓄已经接近了极限,终于在7月21日《变3》上映的一刻彻底的迸发了出来。

关键词二:零点首映

  午夜点映也好,零点首映也好,这的确不是《变1》的创举,早在2003年11月6日,《黑客帝国3》登陆中国,就实现了全球同步及零点首映。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每逢热闹大片上映,国内总会有一些电影院举办午夜点映,但在当时整个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很多人也清楚,所谓的午夜场更多的一种秀的成份,影院品牌宣传意义远远大于放映意义。午夜点映很难有实际的票房收益的原因在于--2007之前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的电影院少得可怜,很多观众的家门口都没有一座像样的影院,为看一场电影要越过大半座城市,精力与时间都耗费不起,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在《变1》之前,还没有一部电影让70后-80后的影迷如此牵肠挂肚。“一个通宵可能就不能睡觉了”、“夜半打车回家的钱可能会贵过电影票钱”、“第二天可能会耽误上班和工作”,当这三个看似“严重”的后果与20多年的变形金刚情结放在一起的时候,似乎都已不再重要了。

影院从《变1》开始真正尝到了午夜点映的甜头

  2007年7月10日晚上,掏钱的和点钱的都同样的兴高采烈。在北京的新东安影城、华星UME、望京星美,各式各样的首映活动为午夜点映做了堪为完美的铺垫。7月11日首映日是周三,既非周二的半价日,也非周末,无论是从票价上还是时段上并不是一个好日子,但无数的上班族都纷纷赶来,把京城的各大电影院变成了钢丝聚会的欢乐海洋。仅此一项,即使是《指环王》、《星球大战》亦不匹敌,这一刻,首映式之于中国影迷的意义早已不是影片本身了。虽然2007年7月11日零点的《变1》首映场的最终票房成绩并没有精确的数据,但各个院线的帐单却有据可查: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和珠江电影院线在《变1》零点首映之后,卷走52万元票房,超过了之前《蜘蛛侠3》(44万元)和《加勒比海盗3》(45万元),其他院线也是如此。

  从2007年到2011年,不仅每次“变形金刚”的零点首映创造怎样的票房都会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午夜点映也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从《变2》的350万到《阿凡达》的400万,再到如今《变3》的1200万,有越来越多的影院和影院也加入到午夜点映的行列中来,其结果是影迷先睹为快,影院喜笑颜开,可谓皆大欢喜。

2007年7月12日,北京华星UME第一次出现了一天所有的排片全是一部影片的景观

  关键词三:内地暑期档

  比起上世纪90年代成龙的年度功夫片与冯氏喜剧贺岁片打造的贺岁档,内地的电影暑期档可谓姗姗来迟。虽然暑期档的开发最早可以追溯至2001年8月10日上映的《珍珠港》(一说为2004年7月开画的《十面埋伏》),但真正成气候的无可争议的当属由《蜘蛛侠3》领衔的2007之夏--继《蜘蛛侠3》斩获1.6亿元人民币之后,接下来的6月,《加勒比海盗3》扫入1.2亿元票房,而后7月《变1》大卖2.77亿元(10月2日IMAX上映后累计票房为2.82亿),8月的《哈利·波特5》虽然略显颓势,也仍有1.3亿入帐。从此,一年一度的“暑期档”成为“贺岁档”之后又一吸金大票仓。

  暑期档的三个构成因素,一猛片云集,二人气爆棚,三票房大卖,而这三项又是相互关联的。说《变1》一举奠定了2007--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元年的地位,并不为过。2007年,就在《变1》上央前夕,大部分的所谓业内人士,包括发行、院线、影评人对《变形金刚1》的上映有期待,有期望,但绝大多数的主流声音认为这部作品与其他的好莱坞大片也并无大的不同,“超过1亿元”是一个相当具有代表*的观点。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足为奇,因为就在《变1》登陆中国的两个月前,《蜘蛛侠3》在内地取得了1.6亿元人民币的超高票房,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之后沉寂多年的进口片市场上,表现乏力的美国大片交出的最漂亮的成绩单了,难道《变1》能比这个还高吗?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五天破亿,14天吸金2亿,《变1》最终以2.82亿完美收官,结束了变形金刚在中国的首次银幕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的夏天,“蜘蛛侠”、“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变形金刚”四大人气系列罕见的风云聚会,悉数登场内地,这也是内地暑期档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更有意思的是,作为在中国拥有核心粉丝最多的两部“现象级”影视作品,“大铁人”与“小巫师”的票房争斗及迷友激辩每逢奇数年就要上演一次,2007年是《变1》VS《哈5》,2009年是《变2》VS《哈6》,这一次则是两部作品的终极大PK--《变3》VS《哈7(下)》。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每逢偶数年的暑期档,则是华语大片创造奇迹的时刻,08年《赤壁(上)》成就了华语影片单片过3亿的辉煌,2010年《唐山大地震》书写了1亿美元的新历史,2007年-2011年,内地暑期档总会在中外超级大片的引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票房纪录。如果说《蜘蛛侠3》开启了内地真正意义上的暑期档的话,那么让这一档期成形并具有丰厚商业价值回报的,则毫无疑义的当属《变形金刚1》。

  所谓的贴片广告,或者叫映前广告,早已有之,并非《变形金刚》系列的首创。但围绕着贴片广告所引发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争议,正是从《变1》上映开始的。自2007年7月10日《变1》上映起,每逢正片放映前,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厂商的产品全都玩起了“变形”,从打印机到电脑再到家庭用车,全部在“柒柒咔咔”之间成了变形金刚,这其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当属中国一汽的重型卡车,基本走的是“擎天柱路线”,广告片尾惊现的一汽标志特写,让全场爆笑。此外《憨豆先生》、《男儿本色》、《天堂口》、《哈5》等近十部暑期档电影预告片也悉数播出,映前贴片商业广告长达20分钟以上,创下了国内放映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2009年,《变2》上映,各色广告也卷土重来,肯德基、汽车、电信广告一应俱全,20多分钟的广告让一些观众忍无可忍,成都、杭州等地相继发生观众状告影院的事件,央视《新闻30分》对此专门做了报导。贴片广告成为焦点,无形之中也给观众上了一课,了解到这其中的许多玄机--出品方派拉蒙首先喊冤:“俺们没有加载任何广告啊”, 偷乐的是发行商和影院--先是前者插入了其他影片的预告片和其他一些快消品的广告,而后是影院自行招商的广告,这使得贴片广告层层加码,越连越长,终于导致了不少观众的出离愤怒。

  所谓的无奸不商,《变3》上映,问题依旧,时间从25分钟缩短到了23分钟,但花样反而更多了。观众在经历了15分钟的冰淇淋、洗衣粉、牛奶、家用电器、手机广告的狂轰乱炸之后,银幕上终于出现一行字幕:请佩戴3D眼镜以后观看以下内容!“终于开始了!”观众们停止抱怨。不过,大家很快发现广告还没完,只不过换成了3D版本: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汽车……23分钟的广告让许多人处于崩溃的边缘。

  《变3》正片片长153分钟(含约10分钟的片尾字幕),加上23分钟贴片广告,全片接近3个小时,汽车人初次上路就严重“超载”。影院则善意的提醒,看前最好上厕所,并信誓旦旦的表示“以后一定严加控制”。

关键词五:IMAX

  IMAX的中国之旅,当然不是从《变形金刚》开始的,但是IMAX与变形金刚的不解之缘却成为IMAX加快内地市场拓展的重要推手。2007年7月,《变1》上映时没有IMAX版本(北美也没有配置),让一小部分超级影迷多少有些失望,但老实说,当时的IMAX在国内的影响力是微忽其微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IMAX是何东东。但随后事态的发展便有了转机。

  2007年的9月21日,在普通2D版本已基本下线的情况,IMAX版开始登陆北美和全球部分地区,继续《变1》的抢钱之旅。《变1》普通版在国内的大卖,让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拥有IMAX影厅的影院看到了商机。经过特批,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可进行全天候IMAX商业放映的华星UME影院以超过100百万人民币的代价买下了IMAX版《变1》的胶片拷贝播映权,于2007年10月2日零点起映,虽然最后的收益一般,但此举已经破了许多先例。18米的擎天柱顶天立地,女主角脸上的毛孔也清晰可见,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更直接催生了IMAX在中国的第二拨圈地行情。到2009年6月24日《变2》上映前,中国内地的IMAX影厅已从原来仅有的6家上升到16家,而许多影院之所以抢在《变2》之前完工,其用意不言而喻。

  《变2》作为贝导第一次采用IMAX专用摄影机进行拍摄的商业大作,当擎天柱手持火焰双*大战狂派军团、大力神咆哮组合的全景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那种震撼真的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些给力的镜头成了《变2》为数不多的亮点,当然也为IMAX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IMAX版《变3》购票队伍延伸到大厅外面

  此次,《变3》又携IMAX 3D版前来抢钱,势头更猛。全国31家IMAX影厅同时开映,仍然难以应付潮水般来袭的观众,在无锡,一张IMAX影票被黄牛炒到了2000元一张,在北京的一些IMAX影厅,新近加开的凌晨1:25放映的IMAX 3D版《变3》照样很抢手。《变3》在内地首周末的4亿人民币票房中,IMAX版本便贡献了2380万。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到今年年底,预计会在中国开设至85家IMAX影院。这应该算是变形金刚在抢钱方面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变形金刚》让久不进电影院的70后、80后重返电影院,而且还不止是一次

  关键词六:怀旧动漫

  无论是从商业视角还是艺术水准来衡量《变形金刚》,它都不是一个榜样。之前的《指环王》三部曲、《黑客帝国》三部曲无论是在特效还是情节上都在新世纪头十年为电影业树立了新的标秆,但中国的院线经营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无论这些影片在中国影迷中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背后所需支付的上百元(以每人50元计,两人观看需100元)的代价远远不如5元的盗版碟和免费下载有诱惑力。加上各有线台的电影频道也分流了一部分成年观众,2007年前,即使是《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这样在中国具有雄厚群众基础的影片也很难把庞大的“星迷”“哈迷”拖入影院,但积极的改变从《变形金刚》开始了。

  《变形金刚》的意义在于让很多久不入影院的70后乃至80后重新进入电影院,对于看着《变形金刚》长大、玩着“变形金刚”长大的一代人,其实连特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的片名叫“变形金刚”,于是票价的高低不再重要了,甚至剧情也可以无视。于是,就有了放映中无数次的掌声与欢呼,这其实与影片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20年了,又回到了童年”“不管片子有多烂,我就是冲着变形金刚四个字来的”“如果不是变形金刚,我大概不会进电影院”的,在论坛上、在影院售票大厅里,这样直白的言语具有相当的代表*。

  在把70-80后“培养”成影院派的同时,《变形金刚》也把1980年代的怀旧风吹遍全国。就在《变1》上映之际,素有影视圈第一才女之称的徐静蕾在她的电子杂志《开啦》上发布“我们是花粉,我们是钢丝”的主题,巧妙的描绘出经典少女向作品《花仙子》与机器感十足的《变形金刚》曾带给80年代少男少女的刻骨铭心。而由《变形金刚》全国公映开始,怀旧动漫这个独属于70后、80后的回忆专区,开始从网络的小众话题重返社会主流视野,并日益成为商家质攫金的重要商机。

随着变形金刚热的兴起,80后的怀旧动漫风潮也渐成时尚主流

  第一次,《圣斗士星矢》、《巴巴爸爸》、《蓝精灵》、《太空堡垒》的中文图书可以正大光明的以正版身份登上各大新华书店和电子商务网站;第一次,《非凡的公主希瑞》、《布雷斯塔警长》、《变形金刚》剧场版陆续出现在了中央台的黄金时段。电影方面,更是怀旧题材扎堆,从《葫芦兄弟》到《黑猫警长》,从《西岳奇童》到《阿童木》,勾起的是70后、80后对于童年无限的怀念。虽然这些作品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已经成为“大人”的一代来说或许已无现实意义,但80后忆童年作为一个时尚话题却在主流媒体上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老男孩”的自制短片和阿桂的“生于七十年代”Flash短片记述着自《变形金刚》上映以来这股风潮在国内的愈演愈烈。

  2009年8月,作为《变形金刚》同门师兄的《特种部队》借《变2》之威再收1.3亿元人民币,虽然从成绩上尚不足以与变形金刚相提并论,但这已是本片在北美之外的海外市场的单一地区的最高票房成绩,再次证明怀旧动漫在中国内地的热度正盛。接下来,今年8月的《蓝精灵》、10月的《丁丁历险记》还将带领着中国观众继续进行着怀旧动漫银幕之旅,而即将开拍的《战神金刚》真人版和已经确定将于明年6月29日上映的《特种部队2》将把怀旧动漫的风潮进行到底。

关键词七:孩之宝

  1988年到1992年,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孩之宝仅靠销售“变形金刚”动画片、玩具,就从中国赚取的收益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而后却退出了中国市场。即使是在2005-2006年变形金刚网络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之时,孩之宝设在香港的亚太分部也是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看待着这个貌似只是小众的圈子的变化。“孩之宝”这个品牌与中国大众渐行渐远。

  2007年,《变1》在内地上映票房大卖,让孩之宝开始蠢蠢欲动。2008年10月,孩之宝终于重返大陆市场,在上海成立了孩之宝贸易(中国)有限公司,这个时机点的选择与变形金刚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2010年的暑期,孩之宝在上海举办了亚洲地区最大的变形金刚中国官方年会,近四千件的变形金刚经典玩具悉数展出,童年经典款式在让已经变成“大人”们的大龄儿童们唏嘘不已的同时,新材料新工艺之下炮制的全新高科技变形金刚玩具也让当年的变形金刚迷的下一代们被俘虏。值得的一提的是,这一次,孩之宝不仅仅是卖玩具这么简单了。图书、服饰、文具、游戏无所不包。而其他授权出售的印有变形金刚元素的水杯、工具箱、车饰更是举不胜举。

孩之宝重返中国大陆市场,2010年在上海举办中国首届变形金刚官方年会

  孩之宝在商业上的精明,仅从它的授权之道就可见一斑,变形金刚图书都分成了真人电影类、怀旧动漫类、新拍动画类三种,分别进行授权出售。游戏方面亦是如此,英文版开开发权授予欧美厂商,又以“变形金刚在线”为名将中文版单独售予国内知名的网龙公司,生意经做到了这个份上,的确是值得国内动漫及影视制作、发行的厂商好好反思了。孩之宝公司经过了27年的起起落落,甚至是刺*见红的搏杀,才有了如今变形金刚三部曲在中国的大卖特卖,这一切显然不是光靠“埋头把作品做好,对得起良心”就能做到的。

  明年,由孩之宝品牌授权的两部动作大片《特种部队2》和《战舰》又将征战暑期档,至于大家都关心的《变形金刚4》,孩之宝也说了,不会有《变4》,倒是有一个叫变形金刚全新三部曲的计划,很快就会启动了。相信孩之宝书写的变形金刚传奇故事,会给国内的玩具制造商、动画制作厂最生动的启示,什么时候大家不再把鸡蛋都放在影院的筐子里了,也许今夏几部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就不会再亏损了。

在《变2》开场上海打斗戏中一闪而过的美特斯邦威广告牌

  关键词八:广告植入

  如果说冯氏喜剧把国产片的植入做到了极致,那么《变形金刚》则吹响了中国式植入进军好莱坞的号角。在《变2》中,美特斯邦威只能叫做牛*小试。一晃而过的擎天柱户外广告虽然让眼尖的影迷以挖彩蛋的形式予以曝光,但反响一般。倒是随后满大街的美特斯邦威牌变形金刚T恤让其声名鹊起。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从此中国品牌与好莱坞的蜜月期已经为时不远了。

《变3》中又见到美特斯邦威广告牌(画面左侧)

  当《变3》呈现在内地观众面前时,让一些观众吃惊非小的不仅仅有华丽无比的特效画面,还有中国品牌的“财大气粗”。与耐克、思科、诺基亚等一晃而过的温柔植入相比,国产品牌的中国式植入更简单干脆,更直接粗暴:男主角穿着美特斯邦威的MTEE短衫长达一分多钟,联想的显示器和TCL的液晶电视时不时就在观众面前秀一把。当然,最舍得扔银子的还是伊利,舒化奶不仅有广告语,还有剧情,成为内地放映时的最大笑点。

  据媒体报道,为伊利牵线的某中介商表示,伊利最初的设计是让大黄蜂喝舒化奶,但因为剧组的强烈反对而作罢。据悉,在明年即将上映的第23集《007》和《特种部队2》中,我们还将看到熟悉的国产品牌面孔,看来,由变形金刚开启的中国式植入风潮还将继续吹下去。

关键词九:3D

  自《阿凡达》以后,中国观众(当然也包括全球观众)对于3D的好感正在逐渐下降。大批伪3D之作的出现,让人们对这个新鲜玩意感到厌倦,而更让人不可忍受的是,与昏暗和缩小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票价的节节攀升,3D不再是吸引观众进影院的法宝,但却成了影院变相涨价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只有字幕是立体的” 的《诸神之战》让人感觉是被影院和3D愚弄了,而仅仅过了一年多,刚刚下线的《加勒比海盗4》昏天黑地的3D效果再次考验着人们对立体电影的耐心。

  就在《变3》即将登陆中国前夕,一封由导演迈克尔·贝写给北美各家影院(其实也是写给全球各影院的)的信函,在国内引起不小的波澜,贝导在信中请求各家影院能在放映《变3》时“把放映机灯泡调亮”,实质上,这等于是揭开了一个在业内早已公开但公众却知之不多的秘密--观众总是抱怨3D版效果太暗,殊不知这并不仅仅是基于3D技术本身的问题,也有影院暗箱操作的原因。至少在中国,此言一出随即引发媒体和影迷对国内3D影厅强烈的反*情绪。内地的影院经理们积极表态,一定用最明亮的灯泡让观众们满意而归,部分有良心的影院紧急把全部灯泡更新成上万元一只的进口货。

给力的《变3》3D效果让观众对立体电影重拾信心

  但观众的善良不可能感化无奸不商的生意人。目前,已经有不少内地观众反映《变3》中实景拍摄的人类戏码灰暗、画质偏黄,看多了头昏脑胀。迈克尔·贝“致放映员”的邮件并未在国内见效。有业内人士透露,“灯泡价格高、损耗快,所以个别影院为了减少单位成本,一开始只开足理论的7成左右亮度以延长灯泡寿命,有的甚至在灯泡的寿命到了之后还继续使用。”看来,部分影院人为调低灯泡亮度,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节约成本的坑爹现象还将存在下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变3》,影院欺骗观众的黑幕一角已经被揭开,相信这是事情转机的开始。正如上海永华电影院的负责人所说的:“没必要为了省灯泡这一点点小钱砸了自己招牌,因为省灯泡钱这点小事,让观众全部放弃3D看2D,那该损失多少票房啊?”总有一天,无良的影院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尾声:

  据最新出炉的每周电影票房数据显示,《变3》上映首周四天共砍下4.04亿元人民币票房,接下来变迷和影迷有兴趣的问题恐怕就是两个了:

  其一,《变3》在内地最终的票房能达到多少?

  其二,派拉蒙和孩之宝何时会宣布开拍全新的《变形金刚》三部曲,导演又会是何方神圣?

  贝导的《变形金刚》真人电影三部曲即将在中国落下帷幕,变迷和影迷的心情,恐怕是五味杂陈,有感动有欣慰,有落寞也有遗憾。但无论如何,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两年一度的暑期档集体狂欢,的确是给目前体力与脑力严重透支的70后-80后在职场打拼之余,提供了三次难得的恣意宣泄与彻底放松的机会。而重要的是,变形金刚每次登陆中国,总能给中国的电影业、娱乐业乃至我们的生活,制造不少新的话题,带来积极的变化,也许这已足够。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