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红色记忆--活人碑

[日期:2014-03-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段难言的历史,这更是一帧中国农民两种命运的深刻比照图。

       在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的群山中,竖有一块麻石墓碑。这墓碑的主人,在他“死亡”刻碑后,竟又活了整整半个世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轰动全国的“活人碑”,就是发生在这个小山村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寇入侵,内战延绵,中国人在那兵荒马乱的苦海中挣扎煎熬。这天,国民党乡政府给山村一户人家送来通知,恭喜其家的石庚全“中签”。石庚全中了丁,即要进“国军”去打仗。石庚全这条青年汉子惊呆了:替国民党“遭殃军”去打仗,大都死路一条;况且,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他是家中的顶粱柱,他一去,全家怎么得了?可一旦“中签”,谁敢不去?全家急得团团转。偏祸不单行,恰在这时,石庚全的嫂子得天花病死了,全家更是悲痛。乡亲们纷纷赶来,看着这可怜的一家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当夜,这山村赶刻了一块“石庚全之墓”的麻石碑。

       次日,乡政府接信:石庚全死了!这么快?这么巧?乡兵赶赴石家,灵堂恸哭,石碑醒目。一个争兵嚷:“开棺验尸!”乡亲说:行,只要你不怕患“天花”!“天花”恶*传染,那时无药可医,谁得谁死谁不怕死?乡兵跑了。乡亲们赶紧抬石嫂掩埋,而竖“石庚全之墓”。

       石庚全连夜潜去长沙城郊东屯渡,从此远离故乡,隐姓埋名,在外做长工数年。直到长沙解放,他才昂首挺胸回到了故土,重以“石庚全”之名,分田地分房屋,过上了翻身农民的好日子。

       以后,出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我觉得,它倒真是复原了“活人碑’’这个历史的真实*。那是解放后的七十年代,因为“活人碑’’影响大,流传广,全国很多新闻媒体都纷至沓来,要采访石庚全,想亲睹“活人碑”。当时,我正在其地镇政府工作,因我熟悉石庚爹,就常被安排陪记者采访。我记得,从地方到中央,我陪过无数批记者,可从没人对“活人碑”的故事提过质疑。直到有一次,我陪新华社一位资深老记者,上午顺利采访完后,他本安排下午回北京,飞机票都已购好。在镇上吃过午饭后,他突然提出,要我陪他再去采访石庚爹!这又怎么了?路上,他告诉我:这个故事有蹊跷他说,当时提出“换人而刻碑”主意的,一定是位高人!按说,当时缺少文化的农民,很难想出这个主意,即使想得出,这个上下周旋,一般人也难做得到

       果不其然,再到石庚爹家后,经不住这位老记者的细盘蛮缠,石庚爹终于道出了真实原委:想出这个主意和上下打点的,是村中一位伪保长!这个伪保长有点文化,人开明,也很乐意支助乡邻,少有民怨,口碑较好。故在解放后,作为“开明绅土”,较少受到批斗冲击。石庚爹当负责人后,也很关照他。因患病,这个伪保长多年前已经去世。处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石庚爹从未、也不敢说出这个细节。

       回镇的路上,老记者告诉我:限于当时狠抓阶级斗争的局势,他不能在报道中把这个真实原委写出来。他说:“但我必须了解历史的真实,这是一个记者的良知

       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这位老记者,我不禁感叹他超人的敏锐,更敬重他尊重历史原貌的精神!历史——本来应该是秉笔直书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湘潭专署和省城的干部来这里蹲点,在村中听到这个故事,又去山上亲眼看了石碑,不由心中暗叫:这不是活生生的“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活教材么他们彻夜秉书,很快,“活人碑”的故事在全国新闻媒体迅速传播,人民共和国震撼了全国农民的心更震撼了:这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受其教育,人心激奋,全国人民走集体化道路的热情空前高涨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沐浴着共和国的雨露,石庚全加入了共产党,成了农村革命的领头雁。几十年来,“活人碑”前来过全国无数的拜谒者站在墓碑前;它的主人石庚全,以他的亲身经历,控诉黑暗旧社会,而叙说着优越的新社会,叙说着光辉的共产党……

       为了让全国人民更直接了解、亲睹“活人碑”的血泪史,上世纪六十年代,“活人碑”原碑空运北京,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向世界公开展览。现山中坟头所竖,是复制碑。

       几十年来,石庚全永葆农民的本色,耕作田野,春种秋收。他先后当选为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湖南省贫协副主席(时省委书记张平化任主席),也当过其他挂衔的“官”,可从不享“官福”。去省城开会,外出作忆苦思甜报告,小车来接,返回时,坚持再不要车送,六十华里,徒步回村。而将在省城领回的8角钱返程车费,统统交给生产队。人说他傻,他笑笑,他只凝望着山前那块刻着他名字的石碑……

       石庚爹终于走了。四月,一个春雨漾漾的日子,他走完了84年的生命历程。临终,他仍是用他那农民的口吻嘱咐后辈: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沥沥春雨中,石庚爹坟前的杜鹃花,开得彤红。

       一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活人碑”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